——做足做活“土特產”文章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千年古縣、生態松溪的“綠”是“百里松蔭碧長溪”的山水詩意畫卷,是生生不息、勃勃生機的百年蔗林,是“人在草木間、林茶草共生”的生態茶園,是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的最強底色……描繪綠色風景線,筑就百姓幸福城。
在湛盧山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早已融入日常煙火,根植群眾心里,成為生動實踐。
和美鄉村入畫來
沿著山路盤旋向上,道路兩側茶園綿延起伏,層層疊疊,萬畝茶園的壯觀唯有登頂才能一覽其風貌。在山頂,茶平鄉吳山頭村是第一批省級傳統古村落,依山而建,處處皆景、步步如畫。
村內百年紅豆杉、香樟、馬尾松古樹群風雨無阻的佇立在老地方,蜿蜒古道上的青石是時光歲月的沉淀,延續明清兩代風格、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民居三三兩兩的錯落在村中。時光仿佛在這里慢了又慢,留住鄉情鄉愁,吸引著八方游客來尋找。
鳥瞰茶平鄉吳山頭村 周燕蘭 攝
美麗鄉村入詩入畫更入心。據了解,吳山頭村目前已建成湛盧山美術寫生基地、湛盧山攝影基地、湛盧詩歌村,這也是全省首個詩歌村,被授予福建省特色文藝示范基地。“村里這些年變化非常大,環境也變得很整潔,住著很舒服。經常有年輕人來,我們心態都跟著年輕了。”說起現在的生活,村民們都樂呵呵的。
讓土特產成為“鄉愁流量”、“現在鄉村振興發展都不錯,政府也重視,通過短視頻展示鄉村美景、美食,通過網絡帶貨,把家鄉的百年蔗、茶葉、手剝筍等農產品銷到全國各地,對直播帶貨我們有信心。”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土特產資源正吸引著一群像劉晨曦這樣的年輕人返鄉創業,他們在湛盧古道上勇往直前。
“原生態山水的保留、傳統村落街巷的保護、古樹老屋的守護,依山就勢、因地制宜,留住鄉風鄉韻鄉愁,農文旅融合發展,蹚出產業興、村民富、鄉村美的新路。”鄉村振興永遠在路上,吳山頭村黨支部書記楊慶標對鄉村建設的未來充滿期待。
吳山頭村探源展廳 施德書 攝
近年來,吳山頭村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理念,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先后修復三條機耕道,完善村莊路網。在“自然美”上下足功夫,逐步把吳山頭村打造成獨具特色的紅色湛盧茶旅文化旅游村,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建設。
鄉村振興“蔗”里興
走進鄭墩鎮萬前村,連片稻田金燦燦,百年蔗園綠意盎然,白色民居整齊有序……秋色醉人,村民們甜蜜的生活更醉人。
在百年蔗示范基地,挺拔的翠綠隨處可見,風吹蔗林,激起連綿綠浪。萬前村百年蔗是當地獨一無二的名片,種植于清朝雍正四年(公元1727),其宿根壽命至今已近三百年,當地人稱其為“百年蔗”,其基因密碼至今未被破譯。2016年入選中國農業文化遺產普查名錄,2021年,松溪竹蔗栽培系統入選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百年蔗園綠意盎然 蔡瑛 攝
依托鄉土,找準特色,在青山綠水間,百年蔗產業穩步發展。鄭墩鎮宣委葉明介紹,2012年,萬前村黨支部牽頭成立萬通百年蔗專業合作社。2013年,建設2000多平方米的“百年蔗”制糖廠,邁出百年蔗產業化發展的第一步。2015年,全村208戶村民全民入股參與種植百年蔗。入股村民獲得銷售分紅,同以往個人種植相比,每畝可為村民增收3000元。
挖掘資源稟賦,做好“土特產”文章。2022年8月,松溪縣啟動“松溪鄉村振興戰略與縣域經濟發展講習班”,在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的同時,精心策劃“三農”、鄉村振興等講習內容,以“小話題”講好“大理論”、以“小故事”講活“大道理”、以“小視角”講透“大主題”,賦能鄉村振興。結合百年蔗產業發展情況,講習班高位嫁接中國甘蔗研究所團隊、高校專家學者等進入講習隊伍,通過借力院士工作站、“松溪甘蔗科技小院”,推進產學研有機結合,將獨有的綠色稀缺資源轉化為致富一方的特色產業。
同時,講習班還組建縣、鎮、村團隊,在全縣范圍內宣講百年蔗產業發展,引導群眾種植百年蔗。截至目前,全縣推廣種植百年蔗2000余畝,其中鄭墩鎮推廣種植800畝,為全縣發展百年蔗產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松溪縣圍繞延伸百年蔗產業鏈、價值鏈,不斷提高百年蔗附加值。百年蔗產業發展多元化,從單一產品紅糖到研發出茶點、蔗酒等多元產品。坐落在林屯工業園區的雍蔗食品公司,于2022年4月成立,專門從事百年蔗果酒產品研發、生產。公司占地10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4000多平方米,預計今年整個廠區可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們去年收購了600萬斤百年蔗,后期經過發酵蒸餾做成朗姆酒。今年預計收購800萬斤,也就是4000噸,按1100元一噸的收購價,蔗農畝產就有4000多元收入。” 交談間,福建雍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兆慧跟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
細雨綿綿,百年蔗在秋雨中長勢喜人,這份“甜蜜”的產業將再迎豐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不竭動力。
生態茶園有顏更有“值”
你若想看看“頭戴帽、腰纏帶、腳穿鞋” 教科書式的茶園,龍源有機生態茶莊園不可錯過!
用腳步去探尋這片先后得到了歐盟、美國農業部的國際有機認證的茶園。漫步在千畝生態茶園中,感受天然氧吧帶來的身心放松,體驗人在草木間、林茶草共生的美妙。空氣中氤氳著清幽的茶香花香,令人心曠神怡。放眼望去,茶園疊翠,丹桂似火,秋意正濃。
祖墩鄉龍源有機生態茶園 周燕蘭 攝
如何實現林茶草共生的理想呢?祖墩鄉副鄉長宋鴻宇的介紹給了我們答案。“茶山套種厚樸、紅葉李、桃樹等落葉樹種,吸引鳥類、蝴蝶、蜜蜂棲息,利用生物多樣性防治病蟲害,打造茶林相間、茶草共生的復合式立體生態茶園。”
據了解,龍源有機生態茶莊園堅持有機種植二十余年,已形成豐富、穩定、良好的茶園生態系統,作為松溪乃至南平市發展有機茶種植的標桿企業,在循環生態農業探索中也一直處于引領者的角色。
科特派賦能,生態茶園有“顏值”更有“價值”。利用福建省農科院生態所的茶園套種靈芝發明專利技術,龍源在茶園套種綠肥、靈芝,利用綠肥肥田、抑制雜草生長,茶樹、綠肥為靈芝提供仿野生栽培環境,茶枝、茶加工廢棄物作為靈芝培養料栽培靈芝,靈芝栽培后留田可作為有機肥,基本實現了茶園低投入的低碳農業模式。同時,生產的茶葉和靈芝品質得到極大提升。據福建省農科院農經所劉新永介紹,生態抑草技術可將人工除草次數由原來的每年三至四次降至一至兩次,每畝可節本增效200-300元。套種靈芝,每畝可增收5000-10000元,經濟效益明顯。
專家查看靈芝長勢 周燕蘭 攝
此外,松溪縣龍源茶業有限公司與駐地村實施“村集體+企業+村民”共建模式,整合周邊茶葉資源,采取多種方式深化三者的合作。現已帶動就業300余人,貧困戶23戶,每戶每年增收2700元以上;計生戶15戶,每戶每年增收4000元;村集體每年增收8萬元以上。
人在草木間,林茶草共生。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龍源緊緊圍繞綠色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生態茶園發展模式,讓一座座青山變成金山,鋪就著一條前景廣闊的鄉村振興之路。
“到南平去,助鄉村振興”。時下,閩北大地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松溪縣深入貫徹落實福建省委、南平市委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要求,以“千萬工程”引領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正走出一條具有松溪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蔡瑛 施德書 周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