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醫保領域惠民生補短板”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召開現場 陳紹峰 攝
12月21日,“泉州市醫保領域惠民生補短板”新聞發布會召開,泉州市醫療保障局局長李小玲,泉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翁哲偉,泉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宗平,泉州市醫療保障局四級調研員楊其祥,泉州市醫療保障基金中心主任歐家慶出席,介紹泉州醫療保障領域惠民生補短板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截至2023年11月底,泉州市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725.5萬人
全民參保是醫保事業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全局性工作。泉州市積極實施基本醫保全民參保計劃,目前已卓有成效。
第一,參保數據治理,建設參保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市-縣-鎮(街)-村(居)-網格員”五級聯動的網格化管理格局,構建“數字化+網格化”精準擴面新模式,持續推進參保擴面提質。
第二,開展宣傳活動,增強全民參保意識。以“全民醫保手牽手 醫保護航心連心”為主題,開展基本醫保全民參保繳費集中宣傳月活動,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參保意識,更好地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合法權益。
第三,線上線下聯動,方便群眾參保繳費。對在全國范圍內未參保的本地戶籍人口提供自動參保登記服務,加強與稅務部門協作,積極推進參保與繳費業務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站式”服務,方便群眾參保繳費。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725.5萬人,其中職工醫保121.58萬人,城鄉居民醫保603.92萬人,比2022年末增加4.88萬人。
優化政策,實施新規,群眾醫保待遇再提高
一、提高醫保報銷比例。降低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和特殊門診起付標準,提高醫保支付比例、大病報銷比例、生育醫療費用補助標準,優化大學生戶籍地就醫醫保報銷政策,進一步提高了城鄉居民醫保待遇保障水平。
二、優化特殊病種政策。病種數量調整為42個,新增3個病種,提高12個病種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加強城鄉居民醫保門診保障能力。全面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制定我市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實施細則,出臺全市醫療救助對象傾斜救助實施方案。
三、開展因病返貧致貧預警。共向鄉村振興部門、衛健部門、民政部門推送2278名監測預警人員信息。今年來,全市參保人員享受門診待遇2288萬人次,享受住院待遇104萬人次,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住院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7.86%和67.6%,分別較2022年提高2.01個百分點和4.45個百分點;資助參保15.49萬人,實施門診和住院救助 53.24萬人次。
深化藥品耗材領域改革,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第一,在藥品耗材集采降價方面。我市自2019年以來共組織落地執行藥品集采12批,涉及藥品494種,平均降價52.15%;落地執行醫用耗材集采13批,涉及醫用耗材25種,平均降價69.57%;另外,我市醫保部門組織開展了4批市級醫用耗材集采,涉及14個品種,平均降價64.67%。截至今年11月底,通過藥品和醫用耗材集采降價,全市累計節約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資金分別達24.57億元和16.95億元,有效減輕了老百姓看病就醫費用負擔。
第二,在醫保藥品目錄更新方面。我市自2017年以來每年更新醫保藥品目錄,不斷將更多新藥好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進入醫保目錄后銷售價格都有大幅降低,再疊加醫保報銷政策,累計為我市相關患者減輕醫藥費用負擔23.95億元。
第三,在“雙通道”管理機制方面。參保群眾可通過“雙通道”定點零售藥店購買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并享受與開藥醫療機構相同的醫保報銷待遇,實現“一站式”結算。目前,納入我市“雙通道”管理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達346種,全市“雙通道”定點醫療機構達19家,全市“雙通道”定點零售藥店達17家。今年以來,參保患者通過“雙通道”定點零售藥店購藥6790.52萬元,其中,醫保基金支付4241.49萬元。
持續推進醫保支付改革,提前實現DRG付費全覆蓋
改變按項目付費的傳統醫保支付方式,實行DRG付費,將疾病按照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的復雜程度以及治療成本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組,制定醫保支付標準。規避了“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使醫保支付模式科學化、精細化。
2023年,我市全面推行DRG支付方式改革,新增17個病種,累計病種數達511個,新增第二批30家醫療機構實施DRG付費改革,提前一年實現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DRG付費全覆蓋。進一步完善縣域醫共體醫保基金打包支付辦法和績效考核方案,創新實施“提高縣域內住院量占比”“降低縣域內住院率”“提高縣域內參保率”正向激勵機制,制定導向清晰、利益聯結、層次遞進的績效考核制度,并按月通報運行情況,推動扭轉縣域內住院量占比下降趨勢。今年來,患者住院次均費用減少1021.67元,人均自付費用減少708.47元,實現次均費用、個人負擔“雙降低”。
加強醫保基金監管,維護廣大群眾切身利益
一是點線面結合,推進飛行檢查、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常態化。今年來,我市完成17家定點醫療機構飛行檢查,組織開展打擊欺詐騙保、血液凈化領域等4個專項整治,實現全市1901家定點醫藥機構日常稽核全覆蓋。全市共處理違法違規違約定點醫藥機構1565家,解除醫保定點協議1家,暫停醫保服務2家,125人因違規違法使用醫保基金受到處理。
二是現場和非現場相結合,推動智能監控常態化。充分運用“三函兩牌”監管措施,對定點醫藥機構履行醫保協議情況實施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今年來,現場檢查發放“函”“牌”2318張,全市通過智能監控拒付和追回醫保資金2716.05萬元。
三是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相結合,推進社會監督常態化。建立社會監督制度,暢通舉報投訴渠道,設立舉報獎勵措施,全面營造不敢騙、不能騙、不想騙的醫保基金使用氛圍。今年來,全市共受理醫保基金違法違規舉報線索14件,按時限辦結率100%。同時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2023年全市共曝光典型案例2056例。
“數字賦能 醫保暖心”,深入服務惠民生
一是健全醫保服務網絡。將醫保經辦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在全市47家二級以上醫院設立50個醫院醫保服務站,在部分革命老區、高校、市老年活動中心設立醫保服務站,設立31個異地泉籍商會醫保代結報服務站,打造點多面廣、互聯互通的全維度醫保服務體系,形成“15分鐘醫保服務圈”,方便群眾“身邊辦”。
二是提升醫保經辦質效。制定全市統一的醫保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推進辦事環節精簡和流程再造,實施醫保經辦服務標準化建設項目,29項醫保服務事項實現辦理環節和辦結時限的規范統一。全面推進醫保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通過線上渠道提供醫保服務,醫保服務事項線上可辦率達到100%。成功實現醫保經辦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和智能化。
三是打造醫保暖心服務。實施“全城通辦”和“全城代辦”服務,今年來受理通(代)辦業務累計9.5萬件次。在涉及醫保服務全領域實行醫保暖心服務,開展“好差評”工作,實行醫保經辦管理服務評價;在定點零售藥店和醫保服務站方面,創新實行星級管理模式,評定五星級、四星級定點零售藥店12家、54家,五星級、四星級醫保服務站5家、13家;在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探索實行醫保服務第三方評價,全面提升參保群眾就醫醫保服務體驗感。(陳紹峰 謝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