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全國“兩會”于3月4日起在北京召開,本次兩會,來自福建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如何建言獻策、書寫履職答卷?中國網海峽頻道特開設《全國兩會“福建好聲音”》欄目,記錄他們的履職故事、傾聽他們的履職心聲、展現他們的履職風采。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就“進一步增進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內生動力”議題獻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恒安集團總裁許清流。受訪者 供圖
“在世紀疫情沖擊與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背景下,我國企業面臨的跨國營運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為此,進一步增強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內生動力尤其必要,也面臨緊迫性。”許清流委員總結指出,當前我國企業跨國經營面臨三個主要風險。
法律風險。在疫情影響下,我國企業在簽訂跨國貿易合同時更多采用郵件等形式,對東道國營商環境、對合作對象的了解不夠直接全面,對具體條款把握不足,可能會造成締結條款有失公允,引發經營風險;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對地方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了解不夠,對企業創新產出缺乏應有重視,容易招致不必要的知識產權糾紛;我國企業在勞資關系上照搬國內做法,將國內勞動法與企業文化代入,忽視了東道國勞動保障體系,導致勞資糾紛頻發。
政治風險。受國際環境影響,我國企業面臨的政治風險加劇,諸多東道國政府打著“安全”旗幟宣揚“中國威脅論”,阻礙我國企業跨國發展,尤其是國企在進行跨國貿易、投資、研發、并購時,其背景往往會引起東道國猜忌,使得原本單純的經濟活動蒙上政治陰影;部分東道國采用更為嚴格的準入規則、更高稅率以及歧視性法律政策進行貿易保護,轉移政治摩擦成本;我國企業缺乏完善的規避體系以應對政治風險,在雙邊政治關系發生沖突時往往首遭其害。
文化風險。我國企業跨國營運往往遵循經驗主義,忽視當地文化習俗與生活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不足,例如,“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提供了技術、資金、項目以及就業機會,但企業在跨國營運時造成生態污染、能源浪費,融入東道國社會文化的主動性欠缺等方面仍有改進空間。
為此,許清流委員提出三點建議。
出臺防控指南,完善跨國營運企業風險防范措施
首先、有關部門應出臺專業的風險防控指南,協助企業更安全穩妥地開展跨國業務。
其次是相關企業自身應做好防范措施,多渠道做好東道國風險評估工作,從法律、政治、文化等多維度進行調研,在深入了解營商環境與風險評估基礎上,堅持合規建設,制定符合本土化發展模式的企業跨國營運戰略與治理體系。
最后、企業應與東道國法律機構保持密切聯系,或將企業跨國業務相關法律事務外包,交由專門機構、人士處理,不斷加強企業法律建設,減少法律風險。
建議優化跨國營運企業運營調整策略實現平穩發展
首先是在疫情影響下,面對數字技術高速發展,跨國企業的信息化戰略對企業經營起著關鍵作用,企業應根據其經營模式來選擇相應的信息化戰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其次是應注重拓展更廣泛的信息獲取渠道,根據市場環境與市場需求靈活調整企業跨國營運目標與策略組合,進一步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機動性,實現平穩發展。
建議鼓勵引導相關企業融入當地注重履行社會責任
首先、應充分關注東道國除政府外的其他利益相關者,通過商業邏輯來進行社會創新。疫情影響下,“社會企業”理念重要性愈加顯現,使命、潛能與展望已成為諸多企業跨國營運需實際踐行的全新主題。在積極主動融入東道國過程中,我國企業應充分尊重當地社會習俗、宗教信仰、歷史文化等。
其次、應利用社區團購模式增強社區互動與治理,建設心理健康保障體系以保證員工心理健康,堅持技術創新實現綠色發展。
另一方面,企業跨國營運時應適時適當披露企業信息,參照國際通用的信息披露機制,及時、準確、全面、具體地展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等信息,尤其應主動客觀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信息,定時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陳金蘭 林錦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