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全國兩會于3月4日起在北京召開。本次兩會,來自福建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如何建言獻策、書寫履職答卷?中國網海峽頻道特開設《全國兩會“福建好聲音”》欄目,記錄他們的履職故事、傾聽他們的履職心聲、展現他們的履職風采。
福建自古以來就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重要的文化融合區域,在這片土地上,閩越與中原、內陸與沿海、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代等多元文化在這里數次碰撞交融,成為孕育優秀文化的沃土。福建亦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福”字命名的省份,八閩“福”文化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精神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經濟價值。
3月6日下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黃茂興在記者問答環節,圍繞福建在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經驗做法,以及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激發人文經濟發展魅力進行了深入的解答 。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黃茂興 林錦旺 攝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專門來到武夷山朱熹園調研,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基于此,福建有幸成為“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首提地。
黃茂興代表表示,近年來,為傳承守護好八閩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福建堅持保護為先,精心守護八閩文化根脈。通過深入開展革命文物、海絲文物、涉臺文物、朱子文物等文物資源專題調查,全省共登記3.33萬處不可移動文物,認定8萬多件(套)可移動文物。成功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泉州、鼓浪嶼、三坊七巷、海上絲綢之路等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或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強化特色文藝資源保護,實施瀕危劇種搶救工程,首創并實施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
黃茂興代表認為,只有堅持傳承為本,方能賡續激活八閩文化活力。當前,福建整體推進特色文化傳承實踐,闡釋傳承好朱子文化、閩都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福建特色地域文化,以多種措施活態應用,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在提升非遺傳承能力方面,福建實施省級非遺記錄工程,認定一匹非遺工坊、一批非遺展示體驗中心,打造了福州上下杭、莆田興化府等一批非遺特色街區。同時,加快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福建段)等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龍巖、三明等革命文物集中成片區域保護利用項目,不斷打響紅色文化品牌。
福建人文歷史悠久,為文化產業發展和文藝創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黃茂興代表表示,要堅持傳播為要,講好福建文化故事。通過積極推動“閩人智慧”的整理與傳播,結合傳統節日精心開展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推動傳統文化更加自然親切地走進千家萬戶。舉辦街頭文化藝術展演等系列活動,打造福建文藝傳播品牌。大力推動八閩優秀文化“走出去”,實施“文化絲路”計劃,助力提升福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黃茂興代表還強調,要堅持發展為重,全面提升福建文化軟實力。他提及,近5年,福建有50多部劇目入選國家級重要藝術工程和展演,實現“五個一工程”獎七屆蟬聯,要持續實施舞臺藝術精品工程,推動閩派特色文藝勇攀高峰。此外,要積極打造“百姓大舞臺”、鄉村“村晚”、鄉村音樂會等群眾文化品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浸心潤民。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談及新一年的發展規劃,黃茂興代表表示,下一步,福建將持續扎實做好文化保護、傳承、傳播、發展工作,全面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努力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強省的競爭優勢、轉化為文旅經濟的發展優勢。(陳玉明 張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