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地處福建省西北部、環(huán)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fā)展帶,史稱“南武夷”,又稱“鐵城”,是一座有1700多年建縣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曾為福建八府之一。同時,邵武還是原中央蘇區(qū)縣,曾是福建省委機關所在地。去年以來,邵武市著力打造“福小宣·閩北講習班——理響邵武”宣講品牌,立足提升宣講質量、擴大宣講覆蓋面,探索實踐“1234”宣講工作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黨的好政策、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紅色革命故事,讓群眾聽得懂、留得下、坐得住,實現(xiàn)理論宣講既“有高度”又“接地氣”,全力打通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取得明顯成效。
主要做法
圍繞“一條主線”,把準“主脈絡”。緊緊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充分運用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3次到邵武調研視察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科技特派員制度和邵武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黨性教育基地、新思想現(xiàn)場教學點等特色資源,深挖理論和實踐“富礦”。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成立工作專班,全面推動宣講工作持續(xù)深入開展。宣講做法被學習強國、福建電視臺、光明日報、福建日報、新福建等多家中央、省、市級媒體相繼報道。去年以來,全市共開展宣講3000余場,受眾27萬余人(次)。
打造“兩級示范”,建強“主力軍”。層層立標桿、作示范,形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宣講,各市直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大宣講格局。一是處級領導帶頭講。處級領導干部先學先講、以上率下,采取輔導報告、專題解讀、互動宣講等形式,每年至少上講堂1次。2023年,全市處級領導共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教育宣講90余場次。二是各級干部跟進講。發(fā)揮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在宣講中的先鋒引領作用,由黨校教師和機關單位業(yè)務骨干組成1支市級講習團,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政班子成員帶頭,下派村支書、科技特派員、流通助理示范,成立21支基層講習隊,共集結黨員干部、黨員教師、青年志愿者、文藝工作者、企業(yè)骨干等宣講員920名,在全市掀起理論宣講熱潮。
抓實“三項聚焦”,筑牢“主戰(zhàn)場”。聚焦“誰來講”、“在哪講”、“講什么”的根本性問題,讓理論宣講“落地生根”。一是聚焦隊伍建設,突破“誰來講”。成立干部“領頭雁”、教師“桃李園”、青年“生力軍”“3+N”宣講隊伍,選派300名黨員教師開展課上“三尺講臺”、課外“社區(qū)庭院”宣講,篩選102名青年志愿者定期召開大講堂、微宣講,切實打造一支規(guī)模大、覆蓋廣、服務優(yōu)的宣講隊伍。二是聚焦陣地建設,突破“在哪講”。把宣講陣地從會議室拓展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家書屋、習研中心實踐點、地方先模人物事跡展示館、村史館等60余處群眾常去的場所,把宣講課堂搬到農家院壩、田間地頭、文化廣場、建筑工地等一線小場景,將理論知識從“會場”延伸到“現(xiàn)場”。三是聚焦中心工作,突破“講什么”。用好邵武市國家“兩山”理論實踐基地、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等金字招牌,聚焦市委工作所向、城市發(fā)展所需、人民群眾所盼,把“大道理”寓于“小話題”,將生態(tài)文明、工業(yè)發(fā)展、城市建設等“黨的聲音”送到群眾身邊。
堅持“四個結合”,弘揚“主旋律”。通過“四個結合”,將“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從“聲邊”傳到“身邊”。一是“講理論”與“講故事”相結合。充分挖掘本土資源、打造本土教材,撰寫探源成果活化轉化“小故事”90余篇,特別是把習近平同志曾在邵武調研的生動故事與講好“邵武是個好地方”故事相結合,在群眾中廣泛宣講,以“小故事”的小話題講好黨的創(chuàng)新“大理論”。精心撰寫的習近平同志在邵武市龍斗村調研的故事《龍斗之變》在“閩北講習班”故事宣講大賽中獲得唯一的一等獎。二是“強裝備”與“精業(yè)務”相結合。開設“小板凳”流動課堂,配齊小馬甲、小挎包、小耳麥、小板凳等“四小”宣講裝備,同時舉辦宣講培訓班,邀請專家學者傳授講宣講知識和技能,經常性開展宣講觀摩交流,提升宣講能力,增強宣講效果。三是“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一年來,先后組織宣講團隊前往浙江、江西等地調研學習,邀請上級黨校知名教授等來邵開展宣講10余場,做到“請進來”強基石、“走出去”賦能量。四是“創(chuàng)新理論”與“民俗故事”與相結合。調動藝術團、民間文藝工作者力量,自編《儺魂逐夢》、《立徳記》等儺舞、三角戲、快板、歌曲文藝作品30余部,用好理論文藝輕騎兵隊伍,在文化惠民展演、“百姓大舞臺”演出等活動中融入宣講,開展各類文藝宣講活動320余次,接地氣、有生氣的宣講形式廣受基層群眾歡迎。
下階段思路
邵武市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講工作雖然取得明顯成效,但目前還存在宣講品牌不夠響、宣講方式不夠活、宣講人才不夠強等短板弱項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提升改進。下階段,全市將著力在宣講形式、平臺、主體、主題等方面持續(xù)創(chuàng)新改進升級,全面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重形式創(chuàng)新,讓宣講成果出“精”更出“圈”。一是做新形式文章。結合生產生活的實際情況和群眾最迫切需要,用黨有針對性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基層群眾精準“解渴”,采取“沉浸式”“行走式”“嵌入式”“云端式”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宣講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沉浸式”宣講,即精心考證撰寫身邊精彩感人“小故事”,開展有現(xiàn)場體驗感的宣講;“行走式”宣講,即將宣講陣地從會議室拓展到文明實踐點、農家書屋、村史館群眾常去的場所,把宣講課堂搬到農家院壩、田間地頭、文化廣場等一線小場景,把“書面語”講成“土味話”,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用“小故事”闡述“大道理”;“嵌入式”宣講,即充分利用會議、培訓、學習、研討等契機,因地制宜,適時融入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擦亮做強“邵武是個好地方”城市名片;“云端式”宣講,即把宣講形式從“面對面”豐富成“面對屏”,將理論傳播由“會場”延伸到“云端”,擴大宣講的傳播量和覆蓋面。二是做活融合文章。把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宣講工作深度融合,調動民研中心、民間文藝工作者力量,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創(chuàng)新理論、黨史故事、發(fā)展成就編排成三句半、三角戲、朗誦等具有特色的文藝節(jié)目,通過“百姓舞臺”讓農村宣講唱起來、演起來、活起來。三是做優(yōu)競賽文章。進一步擦亮打響“福小宣·閩北講習班——理響邵武”宣講品牌,充分發(fā)揮活動賽事作用,推動有關市直單位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定期開展宣講比賽、宣講晚會等活動,擴大宣講品牌的影響力,增強宣講的吸引力、說服力。
注重平臺打造,讓宣講陣地向“多”更向“好”。新時代宣講工作已步入新媒體媒介豐富、宣傳陣地多樣、各種話語競合的新格局,需要在平臺陣地體系建設上更加緊跟時代潮流。一是鞏固提升傳統(tǒng)陣地。充分發(fā)揮宣講工作主陣地作用,在建設標準上做到有專人、有經費、有場所、有活動、有機制“五個有”,努力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造成宣講的孵化器和示范點,提升宣講品牌影響力。二是積極拓展新陣地。充分運用邵武市優(yōu)秀的黨員教育實踐基地,如習研中心和平實踐點、廖俊波先進事跡展示館、龍斗村史館等室內場所開展定時定量宣講,在社區(qū)、小區(qū)、企業(yè)等搭建一批新平臺、微平臺。三是開辟新媒體陣地。把握新媒體規(guī)律,主動“觸網”,打造掌上云端課堂,不定期展播優(yōu)秀宣講視頻,由“面對面”向“屏對屏”轉換的創(chuàng)新,打造隨時可學、隨地可學的移動課堂,既解決了當下年輕人缺乏充足的時間參與宣講的難題,又迎合了互聯(lián)網時代下理論傳播的新趨勢,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從“指尖”傳遞到群眾“心間”。
注重人才選育,讓宣講隊伍變“大”更變“強”。做好新時代宣講工作,關鍵在人、在隊伍,要層層立標桿、作示范,形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宣講,各市直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大宣講格局。一是整合內外資源。充實完善宣講專家?guī)欤y(tǒng)籌整合體制內外資源,動態(tài)吸納機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等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作為宣講團成員,有效發(fā)揮他們在重大主題宣講活動中的重要作用。處級領導干部要先學先講、以上率下,采取專題解讀、互動宣講等形式,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宣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要在宣講的先鋒引領作用,特別黨校講師和機關單位業(yè)務骨干要作為市級宣講團的中堅力量,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二是打造草根隊伍。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政班子成員、下派村支書、科技特派員、流通助理要作為“常駐”宣講員,同時注重發(fā)揮基層群眾的主體作用,從黨員干部、創(chuàng)業(yè)青年、鄉(xiāng)村振興帶頭人、社會組織負責人、草根名嘴等不同職業(yè)和群體中選聘百姓宣講員,鄉(xiāng)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扎實、熟悉地方實際的基層宣講隊伍。三是強化培訓培養(yǎng)。建設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三級理論輔導員”隊伍,常態(tài)化開展政策指導、宣講等服務,辦好理論宣講骨干培訓班,不斷提升宣講骨干的理論水平、知識儲備和宣講本領。(中共邵武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