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平市率先在全省啟動全域城市體檢工作。
2024年3月,南平市被列為全國城市體檢樣本城市。
作為省級唯一的城市體檢樣本城市,南平市自2023年在全省率先開展全域城市體檢工作,在機制上不斷深化創新,及時總結南平市城市體檢的特色和亮點,力爭形成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可復制、可推廣、可示范的經驗,爭取打造全國數字化全域體檢樣板城市。
全市城市體檢技術培訓會議現場 南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供圖
首輪“體檢” 摸清城市“病灶”拿出“診斷書”
城市體檢是找出“城市病”的重要途徑,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按照市委“五大體檢”工作部署,南平市把全域城市體檢作為推進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把體檢發現的問題短板作為城市更新的重點任務,在全域開展城市體檢,通過第一輪城市體檢,建立了市縣聯動工作機制,摸清了城市“病灶”,謀劃了一批城市更新項目,爭取了一批政策資金,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煩心事、糾心事,實現了“體檢發現問題—更新解決問題—品質持續提升”的工作閉環。
同時,通過第一輪城市體檢共發現城市“病灶”241項,南平市創新“城市體檢地圖”,將發現的“城市病”在GIS平臺上精準落圖,并聚焦中央資金投向,建立城市體檢項目庫,形成1978個城市更新項目。2023年實施716個,總投資 1538.78 億元,比2022年比增49%。爭取城建領域政策資金77.4億元,比2022年度增長55.17%,建立了“發現問題—整改問題—鞏固提升”“體檢—提升—再體檢—再提升”的良性工作循環。
賡續前行 做好城市體檢“后半篇文章”
在數字化上求賦能,提升體檢方法的科學性。依托剛建成的城市信息平臺(CIM平臺),增設城市體檢模塊,已初步實現城市體檢精準化、系統化、智能化。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城市體檢平臺自動匯聚數據、自動生成體檢報告的功能,該功能已于1月底在建甌試點,3月19日平臺實裝并免費開放給各縣(市、區)使用,預計每年可為南平市節約體檢經費300-500萬元)。
網格員入戶現場 南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供圖
在公眾化上求擴面,提高發現問題的針對性。創新提出多元參與、協同共治,以社區干部和網格員為主導力量開展體檢,開發了體檢數據采集小程序,通過去繁趨簡、優化流程、圖例說明等方法,對網格員簡單培訓,實現了“即看即會且高效”目的。3月19日在全市推廣使用以來,全市已有429名網格員進小區、社區、街區開展體檢工作,共排查房屋6567棟、基礎設施99處,發現問題584個。
據了解,從1月底在建甌的試點使用來看,11個網格員+2個街道工作人員,就實現對4個社區、516棟房屋的全面體檢,發現問題12個,數據直接匯入城市體檢平臺生成報告,耗時僅4天。
在專業化上求特色,增強體檢質量的深度性。在住建部提出61項城市體檢指標基礎上,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等特色工作,針對住房、小區、街區、城區四個不同維度,在城市安全韌性、歷史文化保護、宜居功能提升、養老、托育、停車等方面增設了38項特色指標,使“城市病”的“數字畫像”更加清晰精準。
在規范化上求質量,提升體檢成果的實效性。制定了城市體檢工作規范、技術方案和操作手冊,在實操性、實用性、直觀化上進行優化。今年以來,已對全市住建系統、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開展了2輪培訓,確保基層干部能用、會用、用好城市體檢工具。同時,進一步壓實責任,建立體檢成果移交機制,將城市體檢問題清單分解移交到各縣(市、區)政府,明確整治措施和完成時限,確保體檢發現問題得到及時更新治理。
建陽區黃花山路改造后效果圖 南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供圖
在項目化上求實效,推動體檢成果轉化“成效好”。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充分運用城市體檢成果,結合中央資金投向,建立城市體檢項目庫,進一步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城市建設。操作層面上,指導各地把體檢發現的問題“化零為整”形成項目,把暫時不符合投向的項目“化整為零”,合理包裝進符合投向的項目、充分爭取資金支持。具體做法:將亂拉亂接電力纜線、雨污水管網混錯接、完整社區覆蓋率低等82個問題與老舊小區改造政策相結合;此外通過謀劃延平區黃墩街道針紡片區、建陽區寶山街道老舊小區、光澤縣城西片區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158個。
“下一步,南平市將深化城市體檢成果運用,持續做好城市體檢‘后半篇文章’,按照輕重緩急,系統梳理、診斷分析,將城市體檢發現問題分為限時解決和全力推動兩類,提出問題清單和整治建議清單,完善城市更新項目庫,搶抓政策“窗口期”,做好謀劃包裝,爭取更多城市體檢項目獲得政策支持,實現“體檢+更新”雙閉環。”南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要在機制上不斷深化創新,及時總結南平城市體檢的特色和亮點,力爭形成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可復制、可推廣、可示范的經驗,爭取打造全國數字化全域體檢樣板城市。(施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