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蔡崇達攜全新中短篇集《草民》回到故鄉泉州,在泉州府文廟明倫堂舉辦新書發布會。由《皮囊》《命運》《草民》組成的故鄉三部曲迎來收官。
發布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蔡崇達出生于泉州晉江東石鎮,曾任職國內多家知名媒體。盡管他長時間身居外地,對故鄉的那份深沉而真摯的情感卻從未減弱,反而越發濃烈,這份情感也被他巧妙地融入筆端,流淌在字里行間。從《皮囊》到《命運》,再到《草民》,蔡崇達的作品始終堅持以故鄉為靈魂之所在,以細膩的筆觸講述著那些關于故鄉的動人故事。在敘述的過程中,他不僅對故鄉的風土人情進行了深入而細膩的描繪,更使得整部作品洋溢著濃郁的中華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福建地域色彩。
《草民》聚焦如野草般堅韌的普通人,以貼近大地的風格,回望閩南東石鎮這一充滿溫情與歷史的故土,借由身為作家的“我”之眼,講述了黑昌、蔡耀庭、秋姨、曹操等老中青三代普通百姓的感人故事。在短短七篇里,親情、愛情、友情互相交融,感動、心酸、憤怒、無奈、幽默五味雜陳,最終編織成東石鎮上一支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歌。
蔡崇達 主辦方供圖
“我現在終于能夠長出一部分呈現它的樣子,我成為我家鄉的一部分,家鄉成為我的一部分,我非常感謝和感激這片土地。”在發布會上,蔡崇達感謝家鄉,以及家鄉的親人們、好朋友、老師們,并認為故鄉三部曲收官最后一本只能在家鄉發布。他特別感謝他能被這個地方塑造,他有機會呈現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構成了他內心的秩序,支撐著他的生長。
“草的經驗、草的情感、草的倫理、草的希望,蔡崇達寫這一本書,如同一棵草摹仿一棵草、一棵草連接延伸到天邊的無數草。”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為《草民》撰寫了序言。他認為,現代文學史上,魯迅寫過一部《野草》,野草被編碼、抽象,野草成為龐大的隱喻,魯迅何其大,蔡崇達何其小,他全力以赴,回到他的小,守住他的小,他解碼“野草”,解密“野草”,讓草回到草自身。
《草民》與《皮囊》《命運》一道,勾連起充滿溫情和煙火氣的海邊小鎮世相地志,構筑了一套足以療愈當代個體精神困境的古老而樸素的精神秩序。
故鄉三部曲是蔡崇達從 29 歲到 42 歲,探討人心、靈魂、命運等根性命題,寫到骨子里的故事。三部曲圍繞著東石鎮徐徐展開,共同構建了一片土地,一個宇宙,一群人的生老病死。從《皮囊》的“靈與肉”出發,到《命運》的“入海口”,再到《草民》的“普遍而堅韌的生命力”,三部曲以點、線、面的形式,描摹出無數中國人深沉、美好、堅韌、壯碩的生命圖景。(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