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在线亚洲一区,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黄网站免费的观看,欧洲亚洲偷自拍第一页

  •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五個一百鑄牢全民安全第一防線(省應急局) >   應急要聞
福建省著力解決鄉村防汛應急短板問題 緊盯基層薄弱環節 推動能力有效提升
發布時間:2023-09-01 16:55:11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前段時間,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在福建省晉江市登陸。受其影響,從廈門北部到寧德沿海,形成了一條縱橫200多公里的特大暴雨帶。面對城市內澇等各種險情,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激活“1+4”應急指揮體系(1個指揮部和指揮協調與監測預報、搶險救援、綜合保障與災評救助、宣傳報道4個專項工作組),省、市、縣、鄉、村五級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實現精準高效防御。

今年以來,福建省應急管理廳把基層防汛應急短板問題列為專項整治重點,堅持“改”字發力,以整治推動基層防汛應急能力提升,并在實戰中檢驗成效。

針對工作短板 著力推行標準化建設

“此次應對臺風‘杜蘇芮’,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备=ㄊx江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柯榮鍛介紹,得益于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在臺風登陸前,晉江市提前開放全市所有避災點,物資儲備應有盡有;應急預案、預警叫應機制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應急隊伍迅速轉移群眾并投入防抗臺風工作中。

據了解,福建省是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地區,每年都要遭受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襲擊。為解決鄉村應急能力偏弱、應急通信救援保障不足等問題,該省應急管理廳聚焦基層防汛,把提升鄉村兩級抵御防范災害能力作為重大工程來推動,在全省開展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做到精準施策。

該省應急管理廳把打通基層防汛能力“最后一公里”作為重要內容,組織各地整合利用現有資源,以“十個有”為重點,即有值班場所、有工作制度、有應急預案、有隱患臺賬、有預警叫應、有應急隊伍、有宣傳演練、有通信保障、有物資儲備、有避災設施,全面開展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有效推動構建責任全面落實、上下銜接有序、響應快速及時、指揮高效順暢、風險管控嚴格、應急保障有力的基層防汛防臺風工作體系。截至目前,該省1119個鄉鎮(街道)、17219個村(社區)完成該項工作,完成率100%。

臺風登陸可能會造成斷電、斷路、斷網。如何快速與外界建立聯系,度過救援力量抵達前的“孤島”時期?該省應急管理廳預判在前,發揮應急衛星電話管理平臺作用,不斷監測每一臺衛星電話信號狀態,實現“7×24小時”動態監測更新,確保突發災害等極端條件下應急通信“生命線”暢通。

目前,該省在3550個容易發生通信中斷問題的山洪災害高風險行政村全部配備衛星電話,并配套開發應急衛星電話管理平臺,全覆蓋檢查培訓,時時在線監測各地聯通狀態。

此外,該省應急管理廳明確整治目標、措施和要求,統籌推進工作落實。結合開展主題教育和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開展“三員三促”活動,派出83名干部掛鉤服務83個縣(市、區)應急管理部門,每周聯系1次,每兩月走訪1次,當好聯絡員、服務員,查實情促整治、解難題促提升、保安全促發展。

突出應急保障 提升避險轉移能力

“今年我們村開展了基層防汛能力標準化建設,工作人員提前摸排統計居住在危險區域的人員情況并建檔立卡。大雨前夕,接到鎮里面的預警電話后,我立即打電話通知需要轉移的群眾,同時組織包戶干部入戶動員轉移。不到半小時,受影響的20名群眾就被轉移并妥善安置在村里的避災點?!备V菔袝x安區宦溪鎮宜夏村村委會主任郭夢杰介紹,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有序轉移村民,得益于有效的預案。

轉移是避險的關鍵。面對臺風“杜蘇芮”,福建所有沿海相關市縣鄉村、相關部門、重點設施和重點部位全部啟動防汛防臺風應急預案,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按崗到位,實現精準快速轉移。

福建省應急管理廳著力加強防汛安全防護,督促各地為基層防汛干部配備“五小件”(安全帽、防雨護具、救生衣、強光手電筒、救生哨),切實加強基層防汛干部和搶險救援人員安全防護。截至目前,該省已為19.72萬名基層防汛干部配備“五小件”。同時,強化應急保障措施,開展培訓和演練3.91萬場,儲備應急物資總價值達4.62億元,修訂完善鎮、村兩級防汛應急預案1.91萬個,配備應急廣播終端1.88萬個,加強1.9萬個避災點規范管理。此外,不斷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每月、每周研判風險隱患,每季度向設區市印發安全風險提示函,整體壓實各級防汛防臺風主體責任。開展中小流域應急遙測告警智能化試點建設,切實提升基層防汛預報預警能力。

為確保取得實效,該省應急管理廳不斷強化查缺補漏,實行掛圖作戰,對標對表推進,確保按時完成專項整治任務;不斷強化督導檢查,對各地標準化建設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不斷強化建章立制,圍繞“十個有”標準化建設內容,制定出臺若干配套措施,形成“1+N”制度體系,持續提升基層防汛應急能力水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