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承載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日常矛盾最集中的單元。近年來,福州市鼓樓區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積極探索“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物業”自治模式,以“紅色力量”解決“民之所需”,成為福州市探索小區治理的一大創新路徑。
一、小區“自治” 破解治理沉疴痼疾
小區綠化升級、停車整頓、噴水池修復……這些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在鼓樓巴黎之春小區都成為了現實。業主們將這一美麗蛻變歸功于“紅色業委會”。
“過去近20年,小區交由物業管理,設施舊、環境亂、停車難等問題一直困擾居民。于是大家達成共識,必須成立業委會,開啟‘自治’之路。”巴黎之春小區業委會主任汪友向記者介紹,為了實現居民事自己議、自己管、自己辦,越來越多業主提議成立巴黎之春黨支部,由小區黨支部帶領業委會。
在“自治”理念下,巴黎之春小區成立小區黨支部,實現小區黨支部黨員與業委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此后,黨群齊心協力,組織清理、維護綠化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補種綠地500多平方米,修復中心公園噴水池、消火栓、道閘等。小區治理困局得以逐步破解,業主們感嘆“巴黎之春終于又回來了”。
二、“修內功”辦好“自己家里的事”
在鼓樓區,如“巴黎之春”般的“紅色業委會”基層治理碩果俯拾即是。位于西湖公園之畔的閩發西湖廣場小區,業主們自籌投資100多萬元啟動了鋪設瀝青道路并改造雨污管網大工程。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副主任羅祿華介紹,這一份底氣,源自小區“紅色業委會”的力量。
多年前,該小區內盜竊案件多、垃圾成堆、電梯故障頻出,業主苦不堪言。為了解決這一現實難題,2017年,閩發西湖廣場小區內4名黨員牽頭成立了小區黨支部。而為群策群力,讓群眾百分百放心,“紅色業委會”特此建章立制,出臺《財務管理辦法》,加強對物業費、公共維修資金的監管,針對小區內的物業管理費和停車費等收入,每月由業委會與財務進行核對結算、歸檔并公示,接受全體業主監督和咨詢,每年還委托專業公司開展財務審計。
近年來,小區利用這些資金,更新改造了15部電梯、11臺水泵,建立起有150多路高清探頭的防護網,翻新了4層停車場,刷上了1萬平方米的地坪漆,修建了兩座大門,投資40多萬元更新了消防設施,每年春節還給每戶居民分紅300元,重陽節為70周歲以上的老人送上線面、鴨蛋……在閩發西湖廣場小區的實踐引領下,越來越多“紅色業委會”不斷提升小區綜合治理效能,團結居民辦好“自己家里的事”。
三、共治共管 點亮近鄰幸福生活
監控探頭再加密、休閑活動更豐富,在水部街道佳和花園里,這個已經投用20多年的小區持續迎來幸福升級,這得益于“紅色業委會”的黏合作用。結對共建單位來了,為小區文化廣場安裝大電視、粉刷活動場地;社會公益組織來了,組織居民練習八段錦、太極拳、廣場舞等;熱心居民也來了,主動添置臺球桌、乒乓球桌等設施,下樓就能運動和交流……一項項舉措如點點螢火,照亮了小區各個角落?!按蠹覐脑瓉淼幕ゲ徽J識,到隨時溝通交流,凝聚力不斷提升,鄰里氛圍更加融洽?!毙^業委會主任虞立新說。
在國光社區藏瓏小區,為厚植友善鄰里文化,小區組建起了6支志愿服務隊,開展乒乓球賽、八段錦健身及“小象牙讀書會”“親鄰集市”等社區文體活動,服務居民近萬人次。這些活動的開展,與小區黨支部、物業黨支部、業委會三方有序交叉任職密不可分。而在服務的過程中,物業與居民的關系日漸融洽,還制定了協商議事機制,將小區架空層打造成小區睦鄰中心,實現“活動有處辦,事情有處講”,為居民運動、下棋提供活動空間,豐富了居民文化生活。
依托“紅色業委會”紐帶,鼓樓區正推動組織共建、難題共解、文明共樹,激發多元力量解決社區治理中的難點、要事,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走出了一條具有鼓樓特色的基層治理之路。(張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