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建引領,幸福來“敲門”。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如何”重要指示,福州市鼓樓區以黨建為引領,將“福”文化融入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推進為民辦實事提質增效。由中共福州市鼓樓區委組織部、中國網海峽頻道策劃推出“黨建聚力‘福’文化 浸潤幸福‘新’生活”系列采風活動,圍繞商圈樓宇、科創高地、“兩會一員”“一刻鐘幸福圈”等特色載體,聚焦社區“福文化”建設,強化黨建引領,辦好民生實事,讓鼓樓群眾更有福。
“我們的小區變得越來越好了,社區提供了諸多便捷的服務,真正做到了為民辦實事,讓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溫暖。”近日,在福州市鼓樓區舉辦的第九期“軍門社區書記講壇”上,安泰街道于山社區黨委書記陳婷深情地分享了轄區居民們對近年來小區變化的真實感受。
李參是于山社區的一位常住居民,他回憶此前,小區內老舊的基礎設施成了居民的“心頭病”,路燈昏暗、停車難等問題層出不窮,如今經過社區改造治理之后,小區“亮堂”了起來,居民的“主人翁”意識也逐漸增強。“以前,我們辦理一個業務需要跑好幾個地方,跨好幾個部門,現在可好了,社區里啥都能辦!”李參還表示,自從社區里設立了綜合辦事窗口,居民不出社區,一趟就能把事情辦完,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更讓他高興的是,社區還專門打造了少兒活動場所,家長再也不用擔心孩子放學后無處可去的問題。“社區真正做到了為民辦實事,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居民的心聲是社區治理的重要參考。在福州市鼓樓區,諸如此類社區幫助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故事并不罕見。而這一樁樁為民服務的生動事例,正是“軍門社區書記講壇”帶來的后勁,有效推進鼓樓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軍門社區書記講壇”是鼓樓區培訓社區工作者的重要平臺,是持續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的舉措,邀請全區的社區書記代表輪流分享工作心得和經驗,持續提升鼓樓區社區書記素質能力。當前已舉辦了9期,覆蓋社區“兩委”干部近600人次,逐漸成為鼓樓社區書記的基層黨校。
近年來,福州市鼓樓區從“選、育、管、用”四個環節入手,夯實社區“領頭雁”隊伍建設,帶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以“近鄰黨建”為引領,依托“林丹社區工作者培訓基地”和軍門社區書記講壇,開展62場教學,培訓2400余人次。搭建“網格信息收集—工作人員現場解決—居民懇談日相關部門群策群力”的協商議事平臺,累計解決25300多件群眾反映問題。用活用好“一線處置”機制,有效解決涵蓋城市管理、民生保障、便民服務等12.9萬多件訴求,做到樁樁有落實、件件有回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為進一步深化“建強堡壘”專項行動,推進社區工作提質增效,用實際行動回應居民期待,在第九期軍門社區書記講壇上,鼓樓區69個社區書記圍繞“社區空間有限的條件下,如何提升黨群陣地服務功能和效果?”等問題,談感受、提建議、謀發展。國光社區創立了福州市首個社區公益基金,促進社區造血,突破解決社區當前服務資源短缺和黨建活動效果不佳等問題,成為多方聯動的社區治理樣板;于山社區聯合海容社工及家佳養老護理等社會力量,開設智慧助老、上門醫療、日間照料等項目,將服務從社區延伸至居民家中、沿街店鋪;大凰山社區立足居民群眾所需所盼,探索“公益+市場化”模式引進“幸福合伙人”,打造集醫、養、學、托、食、行、業、購、健、情等“一刻鐘幸福圈”黨建惠民陣地,滿足廣大居民對高品質生活新期待。
“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工作千頭萬緒、繁雜瑣碎,只有不斷探索創新,千方百計延伸管理鏈條,提高服務水平,才能將黨的工作融入萬家燈火,把黨的服務送到千家萬戶。”“七一勛章”獲得者、黨的二十大代表、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表示,要持續關注民生實事,記下居民們最關心的事,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將“小事情”辦成“大工程”。(張曉玲 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