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在线亚洲一区,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播放,黄网站免费的观看,欧洲亚洲偷自拍第一页

  •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福州長樂:“長者”小食堂 托起民生大“福祉”
更新時間:2024-06-21 11:11:54 來源:中國網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是百姓生活最基礎的大事,但對于大多數老年人來說卻并非易事。“小飯碗”關聯著老年人餐桌,這既是他們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食”事。

image.png

上午11點,家住湖南鎮鵬謝村的陳依伯看了一眼手機,放下手中的棋子,和棋友們一起往鵬謝村長者食堂走去。臨近飯點,老人們紛紛拿出銀齡福卡,有序排隊就餐。

“今天這帶魚做的很好。”“蛋蒸的很嫩,我們老人家吃正合適。”“葷素都搭配好了,不僅口味好,還營養均衡,丫吼!”陳依伯和棋友們在熟悉的位置坐下,桌上兩葷兩素的飯菜熱氣騰騰,而這一頓飯菜只需9元。

“自從開了這家長者食堂,我們天天都來,不僅干凈衛生,而且價格真的很劃算,我們六十幾歲的老人只需要9塊錢就能吃上一餐飯,生活在這里真的很幸福。”棋友們說道,針對村里不同年齡的老人,鵬謝村的長者食堂兩葷兩素一餐的飯菜有不同收費標準,午晚餐60-74歲為9元,75-80歲6.5元,80-99歲2元,100歲以上只要1元,而早餐所有年齡段都只需2元,還提供營養牛奶。

如今,在長樂區的不少村、社區里,老年人趕“新潮”到長者食堂“約飯”,到學堂“打卡”,食有所依、食有所樂的老年人,美好生活向往,已逐漸成為現實。

據悉,長樂區長者食堂于2020年9月開始建設,目前已建成38個。其中,社區長者食堂23個、農村長者食堂15個,實現鄉鎮(街道)長者食堂全覆蓋,社區覆蓋率63.89%。今年還將推動10個長者食堂的建設。

辦“食”事——活到老學到老,很充實

書架上擺放著老人們喜歡的書籍,墻上一張張活動合影記錄著老人們在吳航街道西關社區長者食堂的學習時光。

image.png

王杰已經在西關社區做了6年社工,在這幾年間他感受到的不僅是社區的轉變,還有養老事業觀念的轉變。“以前大家關注的是老年人吃穿住,現在我們發現老年人更需要的是陪伴,更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王杰說。

飯點過后的西關社區長者食堂彌漫著書香,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讀一本好書、學習健康養生知識,或是寫寫書法、做個手工,手邊溫熱的涼茶為炎熱的夏天帶來一絲清涼,一天中最溫暖的時光就在此刻。

“活到老學到老,生活很充實。”居民王依伯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用毛筆寫好了一幅“福”字,“好幾年沒有拿筆了,謝謝你這么細心。”

如今,西關社區的長者食堂不僅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餐飲服務,更讓不少老年人走出“小圈子”,進入社區“大家庭”。

健康養生、防詐騙、書法、閩劇......,飯點過后,撤下餐具食堂變學堂。老年人喜聞樂見的課程“端上”桌面,以“食”為紐帶既滿足了老年人用餐問題和親情陪伴的需求,又滿足了老年人的求“知”需求,實現“知”“食”兩不誤。

長者食堂建設以來,西關社區根據自身的特色和居民需求,不斷探索創新、總結經驗,提煉出“四個+”做法,讓食堂、學堂深度融合,讓“養老”逐漸向“享老”轉變。

通過“長者+共享”,拓展外延功能,打造“共享食堂·學堂”養老服務品牌,開設老年大學社區分校,豐富了老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通過“社工+志愿者”,提升服務質量,培育出1家由社區居民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吾愛鄰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承接運營,吸納了10多位熱心居民及退休社區工作者組成“兩員兩隊”,輪班輪崗擔當食堂管理、經營和服務的志愿者;通過“堂食+配送”,延伸服務鏈條,引進農商銀行合作,為居民參與長者食堂志愿服務提供積分獎勵,老年人用餐享受9折優惠,同時與周邊單位簽訂送餐協議,每天為20多個網點配送午餐50多份;通過“標準化+智能化”,促進高效運營,引進AI視覺識別和大數據的智能餐線設備,根據菜品圖像自動識別、核算菜價,老年人可通過掃碼、刷卡、刷臉等方式結算,方便老年人就餐。

有“食”力——既要開得起,更要開得長久

作為長樂區首家省級示范性長者食堂——營前街道營前社區長者食堂,秉持“收費適中、菜金平衡、群眾接受、持續運營”的公益性原則,將長者食堂打造成讓長輩們放心、舒心、暖心的新港灣。

image.png

鶴上鎮東平村的萬年青長者食堂堅持“三問于民”工作法——“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聯動社會多方力量提供助老服務,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

眾口難調下,如何讓長者食堂“叫座又叫好”?走出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為了讓食堂“既要開得起,更要開得長久”,長樂區多家“長者食堂”創新發展思路,拓寬市場容量和消費群體,以利潤作為補貼資金反哺,保障“長者食堂”長久運營。

由于干凈衛生、價格便宜,長者食堂還面向社會全年齡段的居民開放,不只是老年人光顧,年輕人也成了“干飯”主力。在忙碌了一天后,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就能吃上可口的飯菜,這對于“打工族”來說是難得的慰藉。這場雙向奔赴讓食堂的經營更有持續性,也讓養老助老成為“時尚新風”。

“現在的年輕人都吃得清淡,追求少油少鹽,長者食堂又在家門口,也很方便。”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正打算回家一邊追劇一邊吃飯,平時上班忙碌,下班就想卸下一天的疲憊,好好吃頓飯,此前都是在APP上點外賣,但也擔心長期吃外賣不健康,在得知社區的長者食堂對外開放后,她已經成為這里的常客,還推薦給了不少同事、朋友。

荔枝肉、紅燒魚、絲瓜炒花蛤、清炒時蔬......,還未到飯點,部分菜品已經早早“上架”,接單、打包,由騎手一路護送。除了線下圈粉,在微信群和外賣APP等線上平臺,同樣是訂單不斷。

如今,長樂的長者食堂,無論是“新開業”還是“老字號”,都憑借著獨特優勢,不僅贏得了眾多老年人的青睞,更意外受到年輕人和上班族的追捧。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一碗長者飯,溫暖老人心。煙火氣、人情味就藏在長者食堂的一菜一飯、一瓢一飲中,暖胃更暖心。(來源:長樂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