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映古厝,綠水繞村莊。許厝村位于泉州市惠安縣輞川鎮的北部,是一座有著紅色文化歷史的革命老區村,近年來,在輞川鎮黨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村黨支部帶領著村民開荒拓土,扮新村居,聚合鄉風墨韻,讓這座革命老區村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剛剛整治一新的法石生態公園一隅
聚力土地盤活,村土地“煥發生機”
一方土地承載著一方民生。許厝村通過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深挖集體經濟發展潛力,為推動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注入動能。2023年,引進坤德農場將撂荒地整治成“增收田”,開荒造田117.65畝,對村內的錦陽溪內港進行清淤疏渠,蓄水增容42000立方米,為后續的耕種工作帶來源源活水。今年以來,再次“復耕”土地,由惠安縣麗明淡水養殖承包,盤活另埭水塘煥發生機,這一舉措實現了為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5萬元。因地制宜,開荒復種,開墾紅蘿卜種植地30多畝,增收3萬多元。回收村集體資產許厝舊小學校舍進行租賃,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5萬元,村集體收入“再加碼”。截至目前,許厝村已流轉土地1750畝,土地資源的進一步高效利用,將促進農業增效、村民增收。
趙爐溪
聚力基礎建設,村生態“煥然一新”
一組數據,見證許厝村生態環境的美麗升級。新建排洪溝擋墻長878.5m,建設錦陽溪內港趙爐段新砌擋土墻455米,完成錦陽溪內港清淤疏浚長1180米,整治拆除許厝內溪沿岸雞鴨棚20處,建設法石微景觀212平米,配套休閑涼亭1座,整合利用鄉村閑置地、廢棄地、拋荒地等改造“口袋公園”……近年來,許厝村著力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品質,通過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引導村民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園。村內排洪工程的改造提升,進一步消除了下雨積水的安全隱患,提升了防洪能力;水溝的清淤整治,改善了灌溉條件,保障了村農業的水利需求;臟亂禽舍的拆除整治,還村民們一個“水清、岸綠、景美”的許厝村;法石生態公園與許厝微景觀的創建,改善了村居環境,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村居環境更加美麗。
許厝微景觀
聚力挖掘文化資源,村文明“百花齊放”
“村里的草木、河池、山石田土,甚至某段典故都是鄉村的精神坐標?!编l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許厝村通過挖掘當地文化資源,進一步煥新美麗鄉村面貌。2023年,許厝村舉辦了“泉州市作家協會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采風活動,泉州市作家協會主席蔡飛躍、泉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林軒鶴、副秘書長楊新榕參加活動,還有來自各地區的50多位知名作家到許厝村參觀。村風村景醉人心,走過法石微景觀,拜訪法石清道光年間恩進士程道南故居名跡,參觀錦陽溪濕地公園及外埭農業生態園、下湖古剎寶林寺,作家們用文字留住了許厝村的文化之魂,為許厝村的發展變化留下記錄,泉州作家協會主席蔡飛躍創作的文學作品《許厝村:美麗轉身進行時》在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主辦的《遇見和美鄉村》系列專題收錄,作家何碧峰《走進許厝村,醉美古村落》、《行走許厝》在《東南早報》《中國散文學會》刊發,作家劉衍《許厝組章》也相繼在《惠安鄉訊》刊發……許厝村的鄉風墨韻記憶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畫卷上一個生動的注腳。
法石微景觀
聚力黨建引領,鄉村發展“有溫度”
在鄉村的每個角落,黨建引領下的基層黨組織發揮著核心作用。他們深入田間地頭,傾聽群眾心聲,解決實際問題,使黨的工作深深扎根于群眾之中。今年3月份,村黨支部為發生交通事故的低保困難家庭,發出愛心捐款倡議,共籌集醫療費用4萬多元,用于手術治療,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只有互幫互助的村集體,才能凝心聚力共謀鄉村未來發展,這是愛心幫扶的溫度。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民間剪紙藝術,許厝村黨支部邀請了鄉賢程勝輝老先生來到許厝小學,讓同學們“零距離”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程勝輝老先生是一名退伍軍人,先后創作300多幅剪紙作品,其中100多幅(次)被軍內外報刊發表,他的事跡被《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軍內外報刊報道,鄉賢之力,非遺傳承,這是傳統文化的溫度。為消除因城市建設爆破工程給村房屋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影響,許厝村黨支部深入一線,入戶上門開展信訪維穩,爭取到了園區的排險款,并第一時間予以上門更換,解決了村民因爆破導致的房屋損壞問題。黨建服務精細化,村居生活和諧美,這是黨建工作的溫度。(劉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