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站中垃圾桶經常沒有蓋上,散發陣陣臭味和滋生許多蚊蟲,很不衛生,希望社區能幫忙解決下。”居住在曼頭山社區的張阿姨在暖“蜂”驛站的“微心愿”墻上留言。
“社區及時向我們反饋了這條‘微心愿’,結合實際情況,我們已將1000個‘翻蓋式’垃圾桶更換成‘腳踏式’垃圾桶。市民丟棄垃圾時,只需腳踩垃圾桶底端的踏板,桶蓋就會自動升起,腳離開踏板后,桶蓋會自動合上,有效的解決‘翻蓋式’垃圾桶不密封,滋生蚊蟲的問題,受到群眾的一直好評”。正在開展路長制巡邏的區城管局童游中隊中隊長謝佳劍說。
腳踏式垃圾桶 建陽區城管局供圖
近年來,建陽區積極傳承弘揚和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開創和大力倡導的“四下基層”制度,以主題教育為引領開展基層黨建工作,通過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創新在全區廣泛開展“解鎖微心愿”活動,建立“微心愿”征集、領辦、評價的閉環運作機制,讓主題教育向下滲透到基層工作,架起黨群干群之間的紅色“連心橋”。
上下聯動問需于民,從“聲邊”到“身邊”
“村里兒童娛樂設施缺少,能否添置一些?”“我們家經常供不上水,希望幫忙看下是什么問題?”群眾與黨員干部、志愿者圍坐一起,積極將自己“微心愿”說給黨員干部聽。
“廊橋夜話”“涼亭說事”“板凳話家常”等活動正在全區各村(社區)如火如荼進行著,黨員干部通過“面對面”的形式收集群眾最真實的心愿。同時,深化“機關聯社區”機制,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聯合共建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業委會等多線主體廣泛收集“微心愿”,分類匯總,形成“微心愿”清單。
板凳會 童游街道營前社區供圖
“25幢的路燈壞了。”“好的,馬上安排維修!”“25幢路燈已修復。”類似的對話,閃爍在各個樓棟長群、小區居民群、小微權力監督群等微信群中,群眾將問題發布至群里,黨員干部實時接收,即時解決,以“鍵對鍵”方式與居民加強互動交流,暢通線上民生訴求渠道。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做到“微心愿”征集全覆蓋。
增強時效實干為民,變“按時”為“限時”
“這種模式非常人性化,給我們商家帶來了便利,我們可以在‘一米線’范圍內放置商品,客人第一眼就知道售賣的是什么。”在市場賣了二十多年水果的朱阿姨表示,“不僅讓客人購物便利,還增加了我們店鋪的人氣和收益。”隨著創城工作的推進,商品統一收入店內,適當的商品展示空間成為了不少商家的“微心愿”。
“區城管局聯合童游街道和潭城街道全面摸前進路、中山北路沿街商戶、流動攤販的實際情況和經營需求后,在部分路段的商鋪門前、兩側人行道上,施劃經營‘一米線’,給商戶一定的商品展示空間。”區城管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張旭東介紹道。“本次共劃線1100余米,可容納攤位80個,規范商戶300余家。施劃“一米線”是屬地與業務主管部門聯動解決群眾問題的有力舉措,也是解決流動攤亂擺放,衛生環境臟亂差等問題的生動實踐。”
一米劃線后 建陽區城管局供圖
面對群眾的反映和訴求,建陽區實行一事一清單、一事一督辦、事了消號的“掛牌督辦”制度,明確責任人和承辦時間。對于能直接解決的問題,社區即時解決,以高效回應群眾呼聲。針對重點、熱點的政策類問題,則由街道黨工委提交上級黨委,通過“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工作方法,多個部門聯合辦理,合力解決問題。對那些暫時不具備條件解決的問題,及時對群眾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求得群眾的理解。近三年來,全區共解決居民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3507個,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難題928件,群眾滿意率96.1%。
用心服務造福于民,化“腳力”為“能力”
“我的血壓儀不好用,測不準血壓,正準備換一個,沒想到今天黨員干部就拿了一臺血壓儀,真是太感激了。”“頭發長了,打算過兩天去理發,沒想到今天義剪就擺在樓下了。”殊不知,在童游街道營前社區“板凳會”上,群眾的隨口說說的小事都掛在了黨員干部的心上。
“個人‘微心愿’,由黨員干部帶頭解鎖;如果惠及大家的事情,則由社區黨委推動解決。比如群眾需要理發,由社區黨委聯合區個私協會黨支部開展‘義剪、義診、義送’活動,及時解決群眾所需求,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營前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葉明珠表示。
義剪、義診、義送活動 童游街道營前社區供圖
建陽區以支部推動為行動點,實行支部領辦項目模式,社區黨支部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和力量,擴大黨建“朋友圈”,對照“微心愿”清單,實現居民需求與服務供給精準對接,將群眾“心愿清單”變為“滿意清單”,群眾對社區服務工作整體滿意度提升到95%。以黨員帶動為著力點,落實“干部下沉+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由1600名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到社區報到、服務,有序認領了愛心拐杖、智能手機、血壓計等1065個“微心愿”,解決小區高空拋物、消防通道堆雜、棚戶區整治等治理難題650多個,幫助群眾在家門口“圓夢”。以群團助動為突破點,利用“黨建帶群建、群建壯黨建”機制,發揮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優勢,推動黨的工作帶著群團、社會組織“進網入格”,聯合開展“解鎖微心愿”活動,形成“組織共建、心愿共解”的生動局面,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底色。
堅持常態心中有民,從“墨守成規”到“長治久安”
“一方面,我們把銀行儲蓄理念引入在職黨員志愿服務,設立‘時間銀行’,在職黨員按解鎖‘微心愿’所需服務時長積累相應積分到時間銀行,并根據積分多少兌換相應禮品,從內激發在職黨員主動作為。另一方面,社區可從服務時長、服務成效、群眾反映、社會反響等方面,對在職黨員志愿服務情況進行量化評分,從外施加壓力。內外結合有效激發在職黨員服務社區、奉獻社會的熱情,確保活動取得實效。”潭城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張建敏說道。
建陽區從積分管理、正向激勵、評價反饋三大方面入手,通過積分管理,對在職黨員認領“微心愿”情況做到動態跟蹤。積極推行“四進”社區,即年度考核進社區、評先評優進社區、民主評議進社區、選拔使用進社區,將在職黨員八小時以外在社區為群眾辦實事特別是參與“解鎖微心愿”活動的表現,作為重要評價依據,強化正向激勵。社區定期組織群眾對“微心愿”解鎖情況進行評價,在職黨員的“微心愿”認領、辦理進展、群眾評價情況將作為在職黨員民主評議黨員、評先選優、職務職級晉升的重要依據,管理與激勵并重,推動“解鎖微心愿”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劉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