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傳承中國孝道文化,進一步加大“侯卿”文化宣傳,2024年1月18日上午,輞川鎮更新村隆重舉辦侯卿陳氏祖祠堂升旗揭牌儀式。據悉,2021年7月輞川鎮更新村被列為福建省第四批傳統村落;2023年4月非物質文化遺產“輞川正月十八游大鼓”獲評市級“傳統民俗”榮譽稱號,此次儀式也是為正月十八游大鼓活動做好準備。2023年以來,在各級黨委和政府支持下,在侯卿陳氏宗賢宗親的共同努力下,輞川鎮更新村以實施傳統村落提升項目為契機,全面保護修繕更新陳氏祖祠奕世科第、方伯第、樓下房祖祠、陳俊祖祠(長房廳)、小陵別墅、藩憲第等歷史建筑及整治提升古建筑群周邊環境,同時依據古制豎立16根代表登科仕宦的旗桿,進一步宣傳和傳承“侯卿”文化。
揭牌儀式
更新村歷史沿革
更新村宋元稱:泉州府惠安縣二都龍盤舖“斗門”,侯卿陳氏二世祖陳彥文,明洪武14年(1381年)在更新村建宅定居,因宅地后面有一大海坑,地名始稱“后坑”,在明朝的大部分時間稱“惠邑三四都龍盤鋪斗門后坑”,清朝前期稱“古二都良盤鋪后坑”。陳彥文祖籍莆田玉湖,他秉承玉湖四世祖,南宋丞相陳俊卿“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家風,后裔讀書成風。其曾孫陳睿于明成化11年金榜題名,仕為貴州左參政起至1905年科舉結束的400多年間,科甲鼎盛,仕宦輩出,僅侯卿陳氏一脈,出了13位文武進士(志書可考的10名),56位文武舉人,49位國學生(貢生)。出了五位一品官宦,一位二品大員,三品以下九品以上官員近百人,出了惠安縣有史以來武職最高的一品提督陳鳴夏、出了隨施瑯將軍剿平澎湖,收復臺灣的一品將軍陳恕,出了陳煇、陳懋芳、陳恕、陳如雄、陳鳴夏等五位為國捐軀,卒于任上的清官良吏。因“后坑”官宦眾多,在清乾隆九年前“后坑 ”地名就被雅稱為“侯卿 ”意為王侯公卿的搖籃。
升旗儀式
旗桿寓意
每兩根石夾中間安裝一根木旗桿,高約9米,旗桿上安裝數量不一的“木斗”,根據古代規制:貢生沒斗、舉人一斗、進士兩斗、狀元三斗、一品四斗。每斗十升,增加一斗寓步步高升,斗形既像“金元寶”又像“官帽”,寓“加官進爵”。老一輩相傳更新村有代表進士、舉人、官宦榮耀的“旗桿”100多根,旗桿石夾200多塊,其中象征一品的四斗旗桿有5根。
未來可期!2023年是更新村的幸福年,也是更新村煥然一新的一年。伴隨著侯卿古建筑核心區域的改變和16根意義非凡的旗桿豎起,無不激勵著一代一代侯卿陳氏人奮發圖強、報效家鄉。在未來的工作發展,更新村將始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原則,依托歷史底蘊、生態景觀、“侯卿”文化等資源要素,多措并舉,實抓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竭力打造“侯卿故里”特色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