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是我們閩北最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一,也是全世界釉瓷最高端的茶器,怎樣打造、擦亮這張金字招牌?除了南平市建陽區要做好建窯建盞原產地的保護,制定發布《中國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盞》團體標準,我們還要做好黑釉瓷系列,以這個來帶動南平黑釉瓷、青白瓷的發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大師在談起建窯建盞的復興探索與創新發展時如是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 受訪者供圖
由手入心 篤行致遠
閩北大地,綠水青山間,片片古瓷仿佛在訴說著千年文明的回響。建窯是宋代八大名窯之一,歷史上建窯以燒造風格獨特的黑釉瓷器著稱,尤以兔毫紋瓷器飲譽海內外。據相關史料記載,建盞創燒于五代末,在兩宋時達到鼎盛,自元代初期開始逐漸衰落。
為找回遺失在歷史長河中老祖宗的珍寶,恢復這項失傳數百年的技藝,1979年,孫建興參與復原工作,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導下,福建省輕工業研究所與建陽瓷廠合作,抽調專家學者組建的“建窯兔毫釉”恢復科研小組里負責配方研發。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因缺少文獻記錄,僅在福建南平建州縣志檔案中查到宋代水吉曾有制作兔毫盞的記錄,但只字未提燒制工藝,使工作一度陷入了停滯。如何突破困境?作為科研團隊核心技術人員,孫建興從胎體、釉料及配比入手,求索不間斷,在成千上萬次的試驗中找出燒制規律。
“小山富士夫的《天目》這本書,你拿回去好好看,如果能把建窯兔毫恢復起來,對國家有一定貢獻;如果能把油滴恢復起來,對國家是重大貢獻。”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梅健鷹的這番話孫建興時刻牢記著,誓要把恢復建盞這件事做到極致。
1980年,孫建興突破重重難關初試成功,當年,“恢復宋代建窯兔毫釉產品”獲輕工部四等獎。
2008年,孫建興的“曜變天目茶碗”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學術交流優秀作品獎,建盞“金油滴、銀油滴、兔毫”獲此展覽“和諧獎”優秀獎。
“非遺之家” 同心接力
“2008年開始申報的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規定必須三代傳承、至少100年的歷史。通過專家層層評選,我們三代傳承、恢復建窯建盞技藝成熟,三個窯口都是宋代的重要窯口。”對于當年申報省級非遺的情況孫建興仍歷歷在目。
2011年5月23日,“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2年,孫建興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窯建盞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而孫建興成為該項技藝「唯一」國家傳承人。
孫建興近照 受訪者供圖
此外,2011年以來,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福建南平市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基礎上,福建南平市建窯陶瓷研究所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研究基地。該基地繼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建盞技藝為核心,以建窯系列建盞的研發成果為基礎,致力于傳統建窯建盞的研究,挖掘、傳承與保護。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孫建興與妻子栗云及女兒孫莉正同心接力傳承建盞技藝,為國人,做國盞。同時,將閩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和向往燒制成一個個獨具匠心的瓷器盛載新生活、裝點新時代,走向全世界!
守正出新 推動發展
測試配方、配制釉水、裝窯燒制……這樣無數次重復的工作孫建興一堅持就是40多年。在孫建興看來,做好國盞必須得是建陽水吉的原礦、原土,閩北資源豐富,我們有這么好的資源不利用是很可惜的事。
2017年,金磚五國峰會在廈門舉行,孫建興的作品“眾星捧月”禮盒之“月”的《星空油滴建盞》被作為禮品,在會上大展國盞之風采。建盞成為了展示中國文化的名片,講好中國故事的平臺,傳遞中國文化聲音的窗口。
國禮《星空油滴建盞》 受訪者供圖
在建窯建盞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中,孫建興匠心為本,挖掘歷史、傳承技藝,發揮匠人精神,不斷傳承和弘揚建盞文化。并先后匠心制作開發出各色油滴(鷓鴣斑)、各色兔毫、茶葉末、柿紅、鐵銹、虹彩、金縷鷓鴣斑、窯變、曜變天目等系列作品,作品充分展示了陶瓷藝術的獨特魅力,部分建盞作品被國家博物館和中囯工藝美術館等知名博物館收藏。
2021年,根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經中國輕工聯審核,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推薦,孫建興榮獲“十三五”輕工行業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稱號。
中國建窯,世界建盞,不止于復興之路。“現在建窯建盞已經成功了,以這個為契機帶動整個南平市陶瓷業的發展。共同發展才能做大做強這個產業,讓瓷器工藝品、日用品滿足民生,給社會創造最大效益。”對于建窯建盞未來的發展,孫建興表達了自己美好的愿景。(蔡瑛 施德書)
人物介紹:孫建興,男,1952年出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78年畢業于西北輕工業學院(現為陜西科技大學)陶瓷專業,工程碩士,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鑒賞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美術陶瓷分會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大師工作站主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基地“南平市建窯陶瓷研究所”所長。